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3章 (第3/4页)
些。” 对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海汉来说,官僚体系的用人缺口是长期存在的短板之一,海汉自身的文教能力还远不能培养出足够的官僚人选,所以从大明选拔人才就成为了补充用人缺口的捷径,有文化基础的读书人自然就是最好的对象。 过去海汉吸纳大明的人才主要都是诱之以利,然后安排目标移民到海汉定居。而现在接管了大明统治区的海汉也同时继承了前朝的人才选拔体系,有了大规模选拔人才的机会,自然是得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多地录取可用之才,然后培训这些人成为合格的预备官僚。 就算是那些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大概也会进入海汉的人才资料库,成为备选对象。这些人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对新朝的发展前景抱有期待,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对象。即便不适合直接进入官僚体系,也可以安排这些人去从事文教类的工作。各级学校,各种商务机构,都能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不过对于陶弘方等人来说,他们大概暂时还不会用到这些通过乡试选拔出来的人员。在他们身边跑腿办事的人,几乎都是在三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也更趋于一致,对海汉这个国家的认同感远远超越了族裔和血脉,毫无疑问要比前明统治区选拔出的人员可靠得多。 而这些通过乡试被录取的人员,今后最主要的就业地点大概还是在东海大区,并且有望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