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9章 (第2/4页)
战时纳入海汉军的作战体系,听候海汉国防部调遣。而琉球方面,则只需提供部队驻地和琉球籍军人的军饷。 这样一来,海汉得到了位于琉球的三个兵营和两处军用港口,以及在战时可以调遣使用的一个两栖营,可以说间接掌管了琉球的国家安全。 而琉球虽然无权指挥这支军队,但省下了军火采购和人员培训的费用,以极低成本获得了防御力量,还能长期让海汉代为培养军事人才,算下来其实也不吃亏了。 苏家父子所见到的这些能够娴熟使用海汉武器的琉球军人,便正是隶属于这个两栖营。他们的服役环境与海汉军基本无异,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表现自然不会差。 不过苏家父子的担忧也不是全无用处,在琉球这套模式运作起来之后,也有一些南海小国意欲效仿,一旦成了风气,那东印度公司今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太好过了。 这些国家的处境大多跟琉球差不多,周边都是强国,就算扩军也打不过人家。而自身条件有限,也没有能力组建全海汉化的先进武装力量。海汉为琉球提供的共同防御制度,就成为了解决他们需求的一个良好范本。 而一旦这种模式在南海铺开,海汉军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便能拥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编外部队,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掌控力。 像荷兰东印度公司这种殖民武装势力,本来也只能通过剥削小国来获取廉价资源,但这些小国有了海汉撑腰之后,荷兰人惯常使用的武力威胁手段,可能就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