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89章 (第4/4页)
正在拔地而起的一栋栋仓库建筑道:“像这类仓库建筑,地皮是官府所有,但工程都是分包出去,由一部分有实力的商家按照官府提供的统一方案修建。建成之后他们拥有一半产权,既可自用,也可出租。这样一来,同时投入港区建设的资金更多,进展速度也要比官府组织修建更快一些。” 青岛港的开发过程同样带有明显的海汉特色,引入民间资金以加快建设速度,而这些资本的落户也将会进一步促进本地的商业发展。这在过去的港口开发中已是屡试不爽,青岛港自然也是依葫芦画瓢使用了这套方案。 宁子敬问道:“我有一问想请教姜大人,投入青岛港开发的民间资金,是来自本地的多,还是来自南方的多?” 姜建章道:“山东本地早些年天灾人祸不断,也只有登州境内的状况稍好一些,而登莱两州与海汉接触较早, 民间的信赖度也更高一些, 所以山东本地的资金多是来自胶东半岛, 但总量上的确比不了从南方来的商家。” 姜建章的说法其实已经很保守了, 事实上山东境内的出资人几乎都集中在登州,尤以马家为中心的士绅集团为主。虽然这个群体的家底也很丰厚,但相比南方那些经营规模更大的商业大鳄,那的确还有点不够看。 如果不是陈一鑫出于保护地方商家发展的考虑,对投入青岛港的民间资本有一定的比例限制,那说不定这地方的外包工程早就被南方商家给包圆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