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章、贫中无处可安贫 (第4/6页)
南易颔了颔首,“那你对州牧这个官职不陌生吧?” “嗯。” “周礼里面有句话叫‘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州牧这个官职就出自这里,牧,可以是动词,意思就是放养牲畜,也可以是名词,就是指放养牲畜的人。 在古代,民就是牛羊,州牧管理百姓就是给君王放牧,只要保证牛羊不跑、不sao乱,就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在我们的五千年历史中,朝代更迭一直跑不出两个原因,一是外敌入侵,二是饥荒,农民只要饿肚子,就会揭竿而起,所以,历朝历代,朝廷再怎么盘剥农民,都会有一条不会逾越的红线——农民的温饱。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着名的大词人,也是一个不尽责的官员,他的名字叫苏轼,大家习惯叫他苏东坡,当官有俸禄,词写得好,有不少人喜欢他,崇拜他,他写的词集就跟现在当红歌星的唱片差不多,卖得不要太好。 但尽管如此,他穷极一生也没能在开封府买上一套房子,不得已,他只能跑到外省的小县城投资了几套小房子。 后来,他的大儿子苏过在开封府举行婚礼,居然也没能搞到一套婚房,苏东坡急眼了,嘴里骂骂咧咧,‘老子写水调歌头,又发明东坡rou,可老子居然没房啊。’ 相比苏东坡,他的弟弟苏辙官职比较高,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熬了几十年工龄,在七十岁高龄的时候,总算买到房了,只不过房子不在开封府,而是在边上的县城,对比京城,等于他的房子差不多买在密云。 为了这个事,苏辙还写了一首歪诗,开头是这样写的——瘪犊子,我他娘头发全白了,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