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中关村的红楼梦 (第2/6页)
和华科院和计算所脱离不了关系。 也就除了一家,那就是张漩龙的银山。 这时候的中关村企业,不是做代理,就是做倒卖批文的业务,代理业务还不是做一手代理,而是代理的代理,代理的代理的代理。 比如刚才南易去过的那个店铺,根本不是ibm的正式代理,可能也就是四五倒的贩子,这会ibm正眼都不会往国内瞧一下,撑死了一年卖不了几台。 这时候,中关村混的比较好的也就是亰海,这家公司82年年底成立,到了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万的产值,至于利润多少,南易就不是太清楚了。 像亰海这种公司性质太复杂,他们的开支,不能以通俗意义上的公司来推算,开支不清楚,利润就没法推算。 还有一个萪海,混的也不赖,这公司成立于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打出的口号是“科技成果转化”,可做的具体业务却是贸易。 这时候,做pc业务最需要的是进口许可证,即批文,萪海做的主要业务就是倒卖这种批文。 民营企业拿不到从国外进口电脑的批文,但是国营企业有,而且攥在手里没什么用,萪海就去国营企业买批文、倒计算机。 这样做利润最高,处在中关村食物链的高端。 这种做法,也让萪海一直受人诟病,不过这并不影响萪海完成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 可以说,这时候中关村的公司都是打着技工贸的幌子,但是干的都是贸工技的勾当,甚至可以说,只有“贸”,根本没有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