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_第41章:惠盎(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惠盎(二) (第3/5页)

法使国家变得强大。在交流过学术后,蒙仲亦向惠盎询问了他心中的疑惑:“阿兄,我斗胆问一句,大王讨伐滕国,是为了给齐国施压么?”惠盎听了后有些意外,不过倒也不隐瞒,点点头说道:“大王确有这个打算。”蒙仲闻言心中释然,又问道:“既然如此,宋国与赵国、秦国,想必私下已有盟约?”惠盎闻言一愣,看着蒙仲好奇问道:“是夫子告诉你的?”蒙仲摇摇头说道:“夫子并没有告诉我,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听闻此言,惠盎感觉更加惊奇,便问道:“你怎么猜到的?”蒙仲便解释道:“齐国乃强国,而我宋国乃中等之国,以中等之国犯强国忌讳,想必有所仗持。当今诸国,唯秦、齐最强,既然我宋国欲犯齐国,想必是从秦国那边得到了什么承诺,否则,此举不符合我宋国的利益。至于赵国,倘若三晋团结一致,纵使秦国对我宋国许下承诺,想来宋王也不敢贸然冒犯秦国,显然三晋中有一国暗中与秦,与我宋国有私下协议……”听着蒙仲的解释,惠盎捋着胡须暗暗称奇。他相信蒙仲作为庄子弟子的品德,既然此子说是自己猜到的,那就是自己猜到的,断然不会存在虚假。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身处景亳,却能猜到秦、赵、宋几国私底下的盟约,这份才智,让惠盎感到颇为吃惊,忍不住要暗自称赞一句:不愧是庄子的弟子!想了想,惠盎正色叮嘱蒙仲道:“这些话,出我口,入你耳,不可透露给旁人。”说罢,他见蒙仲点点头,便继续说道:“赵国与我宋国的盟约,早就形成,并非是当前。……王驱逐皇喜(宋剔成君)的第三年,赵国的君主「赵语」去世,即世人所称的「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