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章 召杨应宁回朝(求月票) (第2/6页)
虽然朱浩的话有些“放肆”,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安排差事一样。 大明工部的制度,也好像会因为朱浩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 但贾咏听完朱浩这番话,却无端放下心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小子以后不会常留京城捣乱,以后朝堂上也基本见不到他,那是否意味着……朱浩当不当工部侍郎,是否兼任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这些职位,其实都没什么差别? “嗯。” 贾咏不动声色,点点头,“年轻人是要多历练,但也要注意分寸,朝堂也需要后起之秀。以后翰林院也常来。” “好。” 朱浩跟贾咏也只是保持面子上的和睦,其实内心中,彼此也把对方当成敌对派系的人。 怎可能推心置腹呢? …… …… 年后,朝中最大的风波,或者说朝中上下争论的焦点,便是杨一清和谢迁是否应该回朝之事上。 唐寅入阁已经敲定,只等一道诏书下来,内阁就将成为五人的配置。 如果皇帝还要召杨一清和谢迁回朝的话,将把他们摆在如何的位置上? 杨一清还好一点,毕竟当过六部尚书,而谢迁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这位可是弘治名臣,在内阁和翰林体系中声望独树一帜,当年李东阳死前曾极力主张让谢迁回朝,甚至想让谢迁为首辅。 但谢迁在正德朝一直都对皇帝的征召选择拒绝,归隐不出,这时就一定会卖新皇面子? 初五这天朝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