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节 (第4/7页)
微后退一步,让出场子交给她们表演。 乾隆这首诗做得好不好先不提,这么短时间内便能做出一首咏菊诗,也是……难得。想想乾隆到底帝王而非文人墨客,所作诗句……不能要求太高,不能要求太高。 众人或真心真意或虚情假意的拍着乾隆的马屁,尤以高贵妃舒妃两位才女夸赞的最为让乾隆满意。 兴致一起,乾隆又接连做了两首咏菊之诗。 四万多首诗句,加三。 陈若雪不去评价乾隆诗句,但看着现在这幅后宫和乐,父慈子孝的画面,倒觉得很是难得,如果能一直这样该有多好。 可惜没和乐一会儿。乾隆自己作诗还觉不够,又开始考问起了儿子们。永璜永琏自是不惧,俩人打小就是学霸。 尤其永琏,那真是妥妥的让学渣们汗颜的学神级人物。说是过目不忘倒是有些夸张,但听说一篇文章,永琏只需熟读两遍,便可成诵。 如今开蒙入学的五位皇子中,当属永琏最为聪慧,其次则是年纪最小的蛙哥永琪。可同样一篇文章永琪熟读个四五遍便能背诵下来,已是极为难得。但比起永琏,还是差了几分,可见永琏资质之高。 永璜永琏兴致勃勃准备作诗,永琪也挺着小胸脯,跃跃欲试。愉妃不在,永琪也忘记了额娘叮嘱过他说不要太出风头的话语。永珹或许是受陈若雪影响、也或许是他本身便不爱诗词。对于吟诗作对不过尔尔,此刻虽然低头思考,但兴致并不高。 唯有永璋,永璋说不上蠢笨,但他只是一个普通资质的孩子。混在一群一个比一个聪慧的兄弟中,普通的资质便成了蠢笨、不堪大用,此刻一听要作诗,永璋都要哭了。 羡慕的看了永珹永琪一眼,他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