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1486 贤内谏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86 贤内谏君 (第5/7页)

于后,人情渐薄,后嗣渐多。今次、今次夫郎助他脱出藩篱,不受旧事所累,盛世将启,正是男儿立事良时,若只望乞于情,则无望成于事……”

    沈哲子闻言后便笑起来:“娘子这么说,用心是好,但也是小觑了世根。我久作洛中、河北,近年已经少见他,只是不扰,也谈不上庇护。他或不精于世务,但巧弄饴食、禀赋天生,已经暗为南北世道雅重。即便是无封无禄,凭此足以养生传嗣。”

    “说的正是这一桩,夫郎劳于大事,家门琐碎,妾却不敢怠慢。他能偏技谋生,也算是良善。但人事种种,哪有一桩简单?此中利丰惊人,这小子又不知人情忌讳,私财坦陈于外,难免人心相疑……”

    沈哲子听到这里,算是隐约有些明白自家娘子的意思,这娘子用心渐深,既希望自家兄弟能得养生长计,又担心会被人误作宠溺过甚,惹人非议。

    不过话说回来,沈哲子也是不得不佩服自家小舅子敛财之能。据说从建康迁回琅琊故国,单单浮财之类便舟船载满,前后运了将近一个月才尽数运到京府,可谓是时流侧目。

    沈哲子要说一句公道话,这些财货虽然有馈赠的一部分,但其中大多数都是自家小舅子这些年自己赚回来的,可见糖业利润丰厚,更兼这小子做的近乎垄断买卖,一些高端产品唯其出产。

    加上河南各地归治年久,民生渐渐复苏,对于饮食也有更高需求,以至于这小子创立的玉谷坊一度成为时名仅次于天中神都坊的大商坊。老实说,就连沈哲子都有些眼红这桩买卖,而行台前不久甚至提议将食糖也提高到盐铁一级的专营,更加严格的把控这一行业。

    当然,技术强不等于手段高。虽然行台此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