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9章 明清治蒙古,昭武用新政 (第3/4页)
民族形成绝对压制。 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就不是如何防备游牧民族发展壮大后南下侵略了,而是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游牧民族的人力,利用大草原的资源。 只要发展下去,草原及游牧民族与大明必然捆绑得越来越紧,直至再也无法挣脱,彻底融入神州大家庭。 所以,朱媺娖、郝光明都清晰地认识到,大明在收取漠南蒙古后,不仅不能学习清朝对游牧民族进行削弱,反而要设法增加其人口,提高草原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解放大草原的生产力。 这其中的道理,对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讲是颇难理解的。 好在军机大臣、阁臣们受后世众多理念影响已有好几年,在朱媺娖将其中道理讲清楚后,众臣倒也很快接受了。 毕竟其中有具体的例子摆在眼前。 如毛纺轻工业。 在北直隶、辽西、山西、陕西、甘肃这些北疆省份,毛纺厂如今不说遍地开花吧,却也成为了边境诸县的重要税赋来源。 其所生产的毛纺工业品,不仅再内省及南方大受欢迎,更是远销海外。 同时,草原上的牛羊大量输入内省,也令内省牛、羊rou价格明显降低,许多普通百姓家,逢年过节都能吃上牛rou了。 所以,如今云中、宁绥两省地方官府虽然还未组建,朱媺娖却已经在和大臣们商议将来该如何发展漠南的民生、经济了。 大明的政策对于绝大多数草原人民来讲是大好事,可对于旧秩序中的既得利益者,那些蒙古贵族们来讲,无疑不友好。 这不,朱媺娖正开着会呢,郑森就拿着一份电报来到了正殿。 作为秘书,若不是有重大事情急需禀告,他是不会在朱媺娖与大臣们开会时打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