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2章 大明报宣传造势,夏完淳起意炼铁 (第2/4页)
为低级的货色,姿色上佳的几乎没有不说,大多数都还不会说汉话。 大明的读书人、士绅乃至富人,自然是看不上这等货色的——见识过青楼画舫姑娘们的才艺风情,哪能对这些低级货色感兴趣?家里小妾不比这等番邦女子强? 因此,如今读书人、士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反倒成了酒楼、茶楼,在此与朋友们坐而论道、谈天说地、畅谈古今。 墨香楼便是南京城内一座以招待读书人为主的茶楼。 今日,这期大明报一出来,墨香楼就喧闹起来——却是诸多读书人议论起这两道政令。 “迎难而上,大炼钢铁!圣上此话说的太好了!”一少年士子看了报纸,不禁热血沸腾,击掌赞叹,“恨不能弃书从工,现在就去南京钢铁厂参与大炼钢铁!” 茶楼中正好有人认识这少年,见状笑道:“存古贤弟,以你之才,若真要去钢铁厂做工人,恐怕令尊与海士(陈子龙号)先生都不会同意。” 原来,这少年不是别人,乃是夏允彝之子夏完淳。 他今年不过十五六岁,原本待在松江府老家学习。因为夏允彝作为应天府丞(又升官了),并不希望儿子在南京成为“衙内”。 但是,夏完淳已考中秀才,是要参加八月乡试的,且夏完淳转学了理科,一直在家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 考虑到儿子的前途,夏允彝才允许他提前三个月到南京,长见识,与其他学习理科之人交流学习经验。 如今夏允彝已经在南京呆了一个多月,墨香楼氛围不错,成为了他平时休闲交友的一大地方。 此时,他闻声看向说话的人,顿时露出喜色,拱手道:“原来是九高兄,没想到你也这么早就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