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 还是得打一仗,应天府财政会 (第3/4页)
税两万五千两,八月份得关税三万一千九百两!” 说到这里,拿着小本本念着数据资料的马士英带着兴奋之色地道:“依此趋势,九月份应天府关税应该还会继续增长!” 一众阁臣、部员听了都不禁露出惊讶神色。 不论是阁臣,还是各部侍郎,多有任职地方的经历,是了解过地方关税的。因为按照大明规矩,关税只有部分解押给朝廷,还有一部分留给地方使用。 应天府如今虽是大明都城所在,但就大明全国而言,并非排名多么前列交通枢纽,所以关税收入应该不算多的。 这点对比四、五月份的关税就能知道。 历史上,万历年间算是明朝后期财政收入最好的时期,可在万历二十五年,作为有黄河、运河穿府而过,实为水陆交通要地的淮安府,给朝廷带来的关税半年也才两万多两而已。 由此可知应天府如今关税收入之多。 朱媺娖对这个数据也还算满意,虽然三个月的税收还不足十万两,但相较于以往历年的关税确实大大增加了。 她道:“关税显著增加确是好事,但咱们还得知道为什么增加,才能从中汲取有用经验,将来更好地推广到其他地方。 马卿,作为财政部尚书,这方面你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吧?再讲一讲吧。” 闻言,张有誉、何腾蛟等少数几位大臣看向马士英时都不禁露出了羡慕神色。 如今大明朝廷会议的风气可不比以前了——能得陛下点名让发言,已被视为受陛下信重的表现,是一种荣光。 马士英神色果然更加振奋。 他将手中小本本翻了一页,道:“据臣了解,关税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其一,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