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3章 军心不定,羊城风云 (第4/5页)
有什么牵连。” 陈邦彦点头道:“这便好。” 陈恭尹乃是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颇为聪慧,此时想到什么,不禁问:“父亲,那丁抚台可是要有祸事了?” 陈邦彦摇头,“为父只是不喜其为人而已。”末了又叮嘱,“这事你们切莫往外传。” 陈恭尹、陈馨尹对视了眼,一起应道:“儿子谨记。” 没多久,陈邦彦的几个门生也闻讯过来拜访。其中有后世历史上协助陈邦彦反清的主要部将马应房,还有岭南三大家的另一位屈大均。 如今屈大均才十六七岁,去年才中秀才,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后世历史上,屈大均继承陈邦彦遗志,跟随郑成功继续抗清。前半生三十几年奔走神州各地,联络仁人志士图谋复明,风雨无阻。 直到后来郑克塽降清,屈大均才归乡隐世,潜心研究学问。 此时空的屈大均自然不知其命运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因为屈大均十分聪慧,读书天赋不凡,在众弟子中又最年少,故而最得陈邦彦钟爱。 其他人拜访过陈邦彦后相继离去,他却留了下来,拿出一本《大明报》特刊,愁眉苦脸地向陈邦彦请教起来。 “老师,得知朝廷革新乡试,将分文理两科考试。当今圣上又重视理科,曾在《大明报》上说我大明极缺理科人才,鼓励我辈学习理科。 这《大明报》特刊出来后,弟子便买来一本,想着响应圣上号召,学习理科。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