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_第489章 一条鞭,永佃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 一条鞭,永佃制 (第4/5页)

有一二能用之人的。

    有郝光明及后世网络帮住,大明佃租问题她自然也有所了解,因为这事本就和大明田政一体,相互影响,分割不开。

    大明承制宋元,这土地佃租关系自然便是源自宋朝时的永佃制。

    按理讲,宋元明清都不抑制土地兼并,天下百姓应该很多无田可种,只能沦为流民。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百姓没了田后一般都会成为地主佃户,因为地主也需要人手种田。

    甚至,很多百姓还会主动将田地送给有免税权的士绅、读书人、勋贵、藩王宗室,主动成为佃户,以逃避朝廷税赋。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永佃制”的存在。

    比如,一块地为地主所有,那么地主可以将田地佃给无田百姓租种。

    这件事若严格按照永佃制执行,地主是无权随意增租的,也无权干涉佃户去种植什么,甚至不可随意剥夺佃,也即是不能随意解除田地租赁关系。

    历朝历代都有聪明人,弄出这个永佃制,就是为了缓解田地兼并所导致的社会矛盾。

    当然,任何制度都得看落实得如何,落实不好就起不了作用。若落实偏左,则又容易引起另外的矛盾。

    如大明中后期,便有很多福建人到江西种田,反客为主,成为了二地主,以佃户的身份逼得地主都不好过。

    而在大多数地方,又有许多地主随便找个借口夺佃,以此压迫佃户。至于涨租,更是家常便饭。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没有好政策,而是没有很好的去落实。

    当然,永佃制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