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宁战死于河北,亦不退回河南! (第2/4页)
党首素、张应元等六位总兵闻言都不禁心中一凛。 顿时都明白,他们过了河,实现了第一个军事目标,后面的行动便比较自由。 可如果他们在北岸遇敌即溃,没有给清虏造成一定压力;又或者败退到黄河南岸,堵胤锡绝对饶不了他们。 任光荣、党首素、刘体纯三位顺军出身的将领,都是与清虏有血仇的。 后世历史上,他们能在清国几乎统一全国后,仍以一隅之地抵抗清军十几年,刘体纯被逼到绝境后更是全家自缢也不降清,可见他们抗清意志之坚决。 今世,他们能北伐清虏,报仇雪恨,战斗意志同样坚定得很。 任光荣、党首素年纪大些,还没怎么表现出来。 才二十八岁的刘体纯则抱拳昂然道:“督师放心,末将便是战死于河北,也绝不退回河南!” 另一边,出自左良玉麾下的卢光祖、张应元、徐育贤三个正暗想着,到了河北(一般指黄河以北),若真遇到清虏无法战胜,该怎么做。 他们虽然都在武昌军事学校的将官进修营学习过,但因为学习时间比较短,因跟随左良玉多年所形成的一套“作战思维”仍严重影响着他们。 哪怕他们在湖北、河南跟清虏交战过,甚至胜利过,这种惯性思维一时也难以完全抛弃。 那就是遇到强敌,下意识就想溜,溜得越远越好,以保存实力。 却不曾想,他们都没想好该怎么让堵胤锡理解这种作战思维,就听到了刘体纯表态的决绝之语。 刘体纯都这么说了,他们怎么好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