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2章 张煌言赴京赶考,看报刊举子论政 (第3/5页)
多问了一句,“三位老爷是宁波哪里人?” “鄞县。” “鄞县是好地方啊,文名在整个宁波都排得上号,三位老爷此番必能高中···”小二边滔滔不绝的讲着,边给三人安排好了房间。 待小二临走时,壮硕青年却叫住他道:“今日那《大明报》旬刊该出来了吧?你去买两份送过来。” 青年的书童则给了小二几十文钱。 小二接住钱,笑道:“跟这位老爷说一声,如今《大明报》出的可不是旬刊,而是旬半刊,五日一发。” 待小二离开,壮硕青年站在二楼外走廊打量着周围环境。至于房屋检查,行礼安置,自有书童去做。 这时那老者也出来了,应是听见了壮硕青年让小二买报的事,笑道:“玄着看来很关心国事啊,刚到京城就要看报。” 壮硕青年道:“清虏虽已被赶到关外,但国事仍多艰,我辈举子自然是要多关心。” 这壮硕青年二十六七岁,却是来南京赶考的张煌言。 张煌言出身于浙江宁波一个官僚家庭,父亲官至刑部员外郎,可惜在张煌言十二岁时就病逝了。 张煌言因小时候跟随父亲宦游大明各地,见识了天启、崇祯年间的地方动荡、百姓疾苦,因此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且为人康慨喜欢讨论兵法之道。 后来,他于崇祯九年中秀才,崇祯十五年中举人。 因崇祯年间朝廷急需武备人才,故读书人科举亦可加试骑射等武科,而张煌言屡次加试都是骑射三箭皆中,引人惊叹。 至于这老者,在后世也算是颇有些名气,乃是宁波鄞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