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_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国不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国不国 (第6/7页)

主趁着他们的兴头,笑嘻嘻地道:“父皇,母后,还有许多大臣不曾献技呢,可城上寒冷,站久了怕也难耐,不如接下来这拔河就从方才不曾歌舞赋诗过的大臣们选拔,让他们活动一下也好暖暖身子。”

    李显欣然道:“裹儿所言有理,众位卿家,不曾歌舞赋诗的,这便出列拔河吧。”

    本来以为逃过一劫的大臣们顿时苦下脸来,可是眼见皇帝兴致勃勃,却又不敢推脱。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城下早就做了准备,一条近四十丈长的粗大绳索摆放在地上,中间立两杆大旗为界,那些大臣们你推我搡,不情不愿地推选出一批人来,磨磨蹭蹭地下了城头。

    这些人分作两队捡起绳索,李显在城头兴致盎然,亲自夺过鼓槌为他们擂鼓助威,城下这些老臣方才有资格侍立于天子身边,大多都是年岁大的,平均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其中像宰相豆卢钦望和杨再思等人都要八十高龄了。

    且不说这个年代,官员大臣极重威仪,堂堂宰相撸袖子拔河供天子取乐,这与他们自己饮酒半酣,主动下场舞蹈的意义大有不同,就算是为了奉迎天子,如此高龄、又位至宰相的人,也是不应该下场的,

    可是李显一见韦后和安乐拍手叫好,生怕扫了她们的兴头,竟是并不阻拦,反而亲自擂鼓助兴。

    拔河源于春秋战国,古称“牵钩”,最初起源于楚国,到了唐朝时期已经和蹴鞠、相扑一样,成为一项极普遍的民间运动了,不过这一次的拔河当真非同小可,因为参赛者不是身强力壮的青壮男子,而是当朝文武大员。

    鼓声一响,双方便一声低喝,用力技起河来,别看他们不情不愿的,可是一旦真的动起手来,却也不免起了好胜之心,双方许多白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