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排排坐,分果果 (第2/5页)
李显与兄弟、胞妹私下密谈时,竭力撇清自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张柬之和崔玄晖一群人身上,相王和太平公主心知这事既已成为事实,是不可能逼着皇太子再改变主意的。他们只是心气难平,闹些情绪。 如今皇太子主动登门,放下身段,软语央求,二人了一通牢sao也就答应出席登基大典了。可武三思却不给李显这个面子,任他好话说尽。武三思执意不出。 如今虽然是相王李旦掌握着南衙诸卫,只要他答应出席登基大典。支持太子登基,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九城的安全,但是李显可不放心,尽管张柬之再三向他保证,说武氏一族此时此刻绝不敢冒天下之大讳再生事端,他还是提心吊胆。 于是,李显又掉转车头。再度回到太平公主府,厚着脸皮央求胞妹以武家媳妇的身份出面。劝说她的大伯武三思。太平公主只好说面,一番协商之下,武三思这才勉勉强强地答应下来。 这些事情,自然只有李显三兄妹和武三思这几个当事人才清楚,至少在外人眼中看来,皇太子登基是众望所归的。 正月二十五日的登基大典,虽然因为过于仓促而显得有些简陋,但是众多实力派人物纷纷出席,自然让人觉得皇太子登基天下归心、实至名归。但是,一些熟谙朝廷典制礼仪的官员和儒生们,还是能从中品砸出一些特殊味道。 皇帝登基,照例有一套固定的程序,有一些事情也应该在登基当日宣布,比如既然是禅位,新皇对先皇如何安置;新帝登基,年号确定为何,新帝有何重大国策;新朝甫立,对文武百官有什么任命和调动等等…… 而这一切,因为李显登基太过仓促,而且涉及到重大利益的方面,政变集团内部还没有协商一致,无法立即宣布,导致李显时隔二十年,再度登基称帝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