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4章:海商的福音 (第5/5页)
经过二十二个年头的痛快花费,白米一石的价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贯,涨到五十贯了。 高产作物确实能够解决目前大明很多问题,严格说起来,如今的大明户籍人口在六千余万,这也使得口粮压力没那么大。 可是在往后的年月里,因为高产作物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明必将迎来一个人口大爆发的时期。 天下的口粮是有限的,在更多人口的情况下,那么就只能不断的开垦新田地。 所以于农业和商业上,这个平衡对朱英来说就很重要。 “看来,还是要走进口这一条路子。” 朱英微微沉思过后,心里头想到。 所谓进口,就是从其他的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用以填补大明不断上涨的空缺。 简单来说,就是安排大明有实力的商人,到海外去做一个农场主,然后把粮食运送到大明来。 在这一点上,朱英是持鼓励的状态。 自然大米的运输不值钱,尤其是还要在平抑粮价的情况下。 不过朱英用护卫募集,还有海外开商权,来对海商进行一个数额的换取。 也即是说,朱英这边将会安排一定的力量,用以维持海外商人的安危,一些小地方,亦是可以安排大明的军士,以海商护卫的身份,进行一个雇佣。 简单点说,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对大明之外疆域的一个开拓。 在这里头,群英商会自然要作为大头。 其中的意思,朱英便交代给了张伯去办理。执笔见春秋的大明皇长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