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重塑千禧年代 第13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塑千禧年代 第1343节 (第6/6页)

命名的达达要从哪里开始启动?

    这个问题同样在投资人们又一次的饭局上提了出来。

    是滴滴的北京,快的杭州又或者三家正在争夺的上海?

    “我也向方总问了这个问题。”戚赫提起办公室里的一幕,“方总没回答我,只给了我一个眼神。”

    他认真说道:“这个眼神的意思很明确了,全都要!”

    “有人有钱有资源,达达当然是三座城市一起做,就等它们烧钱感到一些疲惫的时候就在它们的大本营包围它们。”

    “这是方总的意思。”

    戚赫很确信自己的解读。

    众人皆以为然,是方总做事的气魄。

    名字有了,人组织了,钱筹备了,后续支持谈了,万事俱备,就等着血流成河再趁势杀入了。

    第116章 激化

    八月中旬,卫哲默默为即将到来的入场做准备,他本次创业信心十足,除了“左熊右狗”两大中国第一投资人联袂支持,米团的天下第一地推团队也会分出得力人手。

    以及,易科相较于资金,最让人激动的是资源的注入,国民级的通讯app易信将会带来席卷市场的威力,这也是大家有耐心坐视bat先行竞争的一大底气。

    而就在“达达”轮廓渐渐清晰之际,滴滴、快的、大黄蜂的竞争不出意外的急遽白热化了。

    八月之前,滴滴仗着有钱,想要一举奠定上海市场的领先局势,不仅在地铁、机场、公交车站等地方铺天盖地的打广告,还把补贴给司机的价格提高到50-100元,这导致很多出租车司机上车的第一件事都是推荐乘客下载软件。

    八月之后,已经先后拿到融资的大黄蜂与快的都纷纷在补贴价格上进行了匹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