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重塑千禧年代 第13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1357节 (第7/8页)

易科,想着上海,只觉心里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第130章 牌照

    上海要对打车软件施行管理办法,这个事其实没有太出乎行业内外的意料。

    从去年年底在北京出现“摇摇招车”,全国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30多个打车软件品牌,而在进入下半年之后,随着巨头和资本的发力,十二月仅剩下不到10个品牌,一线的快、滴、蜂、达更是全都有巨头背景。

    萌发,生长,催化,厮杀,这个过程中关于规范化经营的呼吁一直不绝于耳。

    北京在年初的时候就有酝酿管理条例,5月份出炉一份于6月1号试行的《北京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7月份颁布《北京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已经是在尝试把打车软件规范化运营。

    只是,这些“办法”和“细则”更多面向的还是出租车,等到打车软件转向挖掘更多的车主司机,形成“职业、半职业和业余”黑车之后,措施就失灵了。

    如何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约车以及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摆在不少城市面前的问题。

    上海这次的出手就是一次尝试。

    只是,12月27日征询社会和企业意见,要求网约车品牌在2014年1月8日之前提供材料和相关说明,然后据传就要在1月15日颁发平台经营许可证……

    这个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

    而且,到底是发几个牌照?

    业内业外一看上海这个架势,难免腹诽,不会只发1个,不会只把牌照发给“达达”吧?

    但不管怎样,消息一经公告,打车软件们就立即发出了申请,希望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