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_第1026章原来都是文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6章原来都是文青 (第4/4页)

,身边的人也不认识啊?总不见得逮到一个人就立马翻出自己的领口:“瞧见没有,俺这件西服是姓范的外国人做的!够俺们矿买一个月的窝头?”那不是神经病吗?

    因此根本没有消费的地方,夜夜笙歌都花不了那么多钱。那还不如去买个高兴,怎么说,投资电影也能沾染了文化人的一丝气息。

    还有就是能提高自己的逼格。这时期,做生意的人地位很低,而且政策波动大,很没有安全感。而在电影上打上名字后,总能套上一层护身符吧?别觉得这想法可笑。想像一下,他们都已经不求回报了,就要求和演员合个影,甚至出钱让剧组到当地,与领导们一起欢聚一堂吃顿饭,这总不过分吧?这样的能人,以后在本地官场就有了人脉,而人脉就带来了更大的生意。

    另外就是开拓新的投资渠道。钱越来越多,那也发愁啊?这时期投资渠道相当少,除了存银行,就是买国库券。根本找不到新的投资行业。算是种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的那种。

    现在既然能有机会进入影视行业,他们心里有数,这些钱就算是入门费,就当成买了张通行证,以后能多认识几个导演、演员。

    最后当然是能够吹逼。反正回家后怎么吹都行,齐家兄弟尤其是其中的代表。“某某女明星当年拍了老子的电影,当时咱们俩怎么怎么嘀,反正你们可以想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