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_第631章谈笑定原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1章谈笑定原则 (第2/4页)

则到期后,这家汽车厂的资产归中方所有。这点没问题吧?”

    “没问题。”这几乎就是近年中国几家中外合资汽车厂的合同翻版,都是差不多的条款。对,你绝对没看错,按照当年的合同,几十年后,理论上这些厂都会收归国有。可荆建心知肚明,这仅仅就是理论上的,现实中几乎没有发生一例无偿收归国有的事例。政策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中方希望成立专门的汽车销售公司,负责工厂的汽车销售……”

    “中方希望在财务上……”

    “中方希望……”

    一开始,都是些很正常的条款,荆建全都一口答应,给了赵新授权。然而紧接着,就是一些争议条款了。

    “荆先生,中方希望能获得出厂定价权,对中国汽车工业进行某种产业保护。”

    “嗯?”荆建知道这情况,然而这情况是他绝不愿意发生的。之所以引进苏联的卡车技术,就是因为一个原因——廉价!然而打着“产业保护”的幌子,物价局再一搅合,还怎么便宜起来呢?

    在这里,就介绍一下世界汽车产业的盈利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生产一辆车的盈利基本就是几美元、几十美元,几乎是忽略不计。用体育老师教的数学就能够算出,年产上千万辆的超级汽车企业,每年的直接盈利也仅仅只有几千万或者上亿美元。别看这笔钱似乎很多,对这样的巨无霸来说,就好比平民百姓一年内赚了10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