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_第638章问题和诚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8章问题和诚意 (第3/4页)

过考虑:“石化项目从经济角度出发,肯定是遵循销售地原则,运到海外销售低价或者亏本销售本身就是不符合商业规律的。而且正因为看到中国石化产品市场会出现爆发性增长,我们才会有兴趣这样的大项目。至于石油天然气的进口?按照我们集团的专家预测,在未来三、四年间,中国就将成为石油进口国。”

    杰顿摊摊手,就差说一句“我也很无奈啊!”

    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说是被宣传给误导,认为中国是个贫油国。这在某方面是对的,但在某方面并不准确。中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从未掉过全球前五的位置,甚至超过中东大部分的产油国产量。而探明的页岩油、页岩气储量更是世界上排第一和第三。无非就是遇上“人均”这个大杀器,再加上世界工厂对原料的极度需求,这才导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进口量会逐年递增。

    这就像铁矿石一样,中国的铁矿其实不缺,缺的其实是富矿,经济型比较差,而炼铁炼钢设备又全部适应了进口富矿的提炼。于是在商业角度来说,只能忍受国外那些矿业托拉斯的年年暴涨。但从战略物资的考虑来说,根本就无所谓。真到国外封锁的时候,无非就用贫矿、用国内的储量罢了。都封锁了,还会考虑区区成本问题吗?

    于筑明白杰顿说的有道理,但与“901工程”此时的条件比较,那就绝对没剩下什么吸引力了。

    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