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2章成功的一年 (第2/4页)
要收支平衡,至少还需要2、3年的烧钱。 另外,那些技术人才相当缺乏,招聘他们用高薪都没多少吸引力,需要的还有公司股权。服务器等硬件的投资更是一堆麻烦。如果想要迅速的扩张,索性收购一家计算机公司,反而是事半功倍。而那家au公司就进入到荆建的视线。 而那家au公司的状况同样是相当糟糕。内斗不休、技术上也连续走弯路,几次研发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股价是一路走低,现在都已经接近1美元的生死线。 在美国证券市场,股价如果低于1美元,基本就是自动退市。当然,也有例外,但这样起死回生的例外很罕见。根本不像在中国,st的股票都能炒翻天。因此,美国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是一丁点都不值钱的。 而无论是平田康,还是苏灿所在的基金会,他们早就想从这个烂泥塘中脱身。因此,荆建一找上门,三方立刻就一拍即合。 首先是平田康和苏灿联手狂抛,让au的股票雪上加霜。随着越来越接近1美元的生死线,其他的几位股东就变得越来越慌张。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提出收购,就很容易获得收购的成功。而平田康和苏灿的损失,也将在以后的重组中,分配到一定的股份,算是某种补偿。而他们之前套牢的股份,更是能全部盘活。 等待收购完成,就展开新一轮的增配股融资计划。融资得到的钱,继续作为蓝星网的烧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