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_第四百三十七章 满门忠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满门忠烈 (第4/5页)

集团打压的不成样子,杨文广这种名将之后也的确不容易进到边军中,比如呼延家这帮子猛将,如果不是李璋,呼延守信现在也只能在禁军中混个小官职。

    “说起来文广也真是够拼的,为了早日进到军中,连脸面都不要了,三十多岁的人了,却还和一帮刚成年的孩子一起cao练,而且日后进到军中也要从底层将官开始做起,不过我相信以他的才能,只要有仗打,日后肯定可以快速崛起为军中名将!”曹玮这时再次开口道。

    他是看着杨文广长大的,所以对杨广的本事也极为赞赏,如果不是造化弄人,现在杨文广早就应该成为军中的中高层将领,至少不会比他的儿子曹俣差。

    李璋也十分赞同曹玮的话,因为据他所知,杨文广之所以能够出头,据说还是受到范仲淹的赏识,可惜当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且当时大宋与西夏议和,他也失去了获得军功的机会。

    直到后来随狄青平定侬智高的叛乱,这才彻底出头,那时的杨文广已经五十多岁,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早已经错失了最黄金的岁月,而在他七十五岁时,还驻扎在河北与辽军交战,而且还向朝廷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可惜没等朝廷的回复,他就在当年去世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暗叹一声,杨家祖孙三代与辽国征战,杨老令公被俘不屈绝食而死,杨六郎更是多次打败辽军,他驻守的遂城甚至被辽人称为“铁遂城”,杨文广努力一生,到死都还想着收复燕云,可谓是满门忠烈,如果大宋的将军都像他们这样,哪里还用得着担心辽国?

    “对了,说起文广,我打算把他调到第一期的学员中,让他明年早点去军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