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章 时政十议 (第2/5页)
自己的本身考取了进士出身,因为他博学多才、详练朝廷典故,文章又写的好,所以一直坐在知诰制的官位上,哪怕历经赵恒、刘娥和赵祯三朝,他依然是岿然不动。 “哦,不知表哥你觉得哪条中肯,哪条狗屁不通?”赵祯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问道,其实他和李璋的看法差不多,李淑这个人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却写的一手好文章,对时政的看法也颇为犀利,当然有时候会夹杂着太多的私心。 “第一、四、五、六、七这几条倒是颇有见地,至于第二条则是狗屁不通,其它几条则是老生长谈,不说也罢。”李璋这时也放下手中的奏折淡定的道。 “呃?表哥你觉得李淑的第一条时议很有见地?”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道。 李淑的五六七这三条都是论择官和取士,大义就是去掉一些老迈无能的官员,给优秀的年轻官员让路,另外还有科举方面的一些改革,至于第四条则是说大臣的权力太大,消弱的君权,这几条赵祯也十分赞同。至于第二条则说是连年灾荒,使老百姓背井离乡,是因为朝廷违背天意,是上天对人世间君主和臣民的惩罚,这种鬼话根本没人相信。 不过第一条的时议却十分大胆,因为李淑把矛头直接指向外戚与宦官,他在奏折中说刘娥当政时,宦官、外戚相继专权,比如罗崇勋的权力就很大,另外还有外戚刘美、钱惟演等外戚也参政朝政,对朝堂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表面上来看,李淑是在指责刘娥放纵外戚专权,但如果往深里想一想,这也未尝不是在提醒赵祯,因为赵祯现在对李璋太过信任,朝堂上已经有人说李璋虽无宰相之名,但却有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