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三章 礼乐之音 (第4/5页)
待王后的礼仪规格,本不该如此简陋。礼乐这样的东西、应是维持统桎秩序的方式之一,因此荀勖看重雅乐乐器的韵律,也有一定的道理。 次日,秦亮去尚书省过问政务时、听说郭太后来閤门了,遂打算将此事也告诉郭太后。 尚书省庭院,在殿中东部区域,往北走就是朝堂,中间有几座建筑相隔、被称作閤门。 秦亮离开尚书省,从庭院西北侧的一道门出去,然后进了一座门楼。穿过门楼,便在天井里见到了宦官张欢。张欢通报之后,秦亮把鞋子脱在门口,遂走进阁楼觐见。 皇帝给了“如萧何故事”的殊荣,但他不一定要用,比如上朝时、通常仍不佩剑。 阁楼的门不大,开在东南角。秦亮走进去时,见到郭太后坐西朝东,独自跪坐在帘子后面、案上还放着文书。 张欢等宦官宫女站在门外,见礼罢、秦亮便没急着说潘后的事。 郭太后庄重好听的声音,先开口道:“听说王经快到洛阳赴任了,大将军是否知之、才德何如?” 秦亮听到这里,当即确定、郭太后做皇太后这么多年,虽然几乎都听权臣的意思,但她应该是懂朝政的。 几任权臣通常都更在意兵权,不过除此之外,尚书省自魏朝以来、权力也不小。所以郭太后才会专门问到,尚书仆射的人选。 郭太后言下之意,大概在问是不是自己人? 秦亮想了想,便答道:“王经是臣的冀州同乡,当初他被免官之后,因臣举荐,才重新入朝。他在洛阳时,也会到府上宴饮走动。不过臣觉王经之才,非在兵事,回洛阳做官、或更能发挥所长。”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彦纬任郡守时,曹爽曾给他几十匹绢、叫他去东吴贸易,他以为是一种羞辱,便弃官回乡,后因其母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