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藏局 第718节 (第2/6页)
,后来随着冶铁技术发展,铜兵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震惊在于她口中的铬盐工艺。 铬盐,全称为“铬盐氧化冶镀工艺”。 这种工艺也叫形态记忆合金技术。 怎么形容这工艺呢?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用一把剑,将其弯曲到极大的弧度,然后再放开,它会恢复回弹到原来的形状。这玩意儿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稀奇,但其实直到一九三七年,才有外国人创造出来并申请国际专利。 可是! 咱们在秦朝有过这种工艺! 当年在兵马俑的挖掘过程中,曾发现两个兵马俑过洞之间竟有青铜剑,清理表面的污垢之后,发现经过了两千多年,剑依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剑身八个菱形图案非常清晰。 唯一觉得无比可惜的是。 剑当时被一个重达三百斤的陶俑压着,弯成了四十五度角。 考古专家见此情况痛心不已,因为这种压弯的角度,按照秦时的铸剑水平,百分之百会成为一柄断剑。 可当把陶俑挪开的那一刻,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严重变形的青铜剑竟然瞬间反弹,恢复成原来平直的样子。 这事情让所有人诧异不已。 因为不科学! 于是,考古学家请来了世界著名的冶炼专家威廉斯·勒普和国内铸剑大师对这批出土的青铜剑进行研究和探测。 结果发现。 青铜剑表面上竟然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只有十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也就是三十年代老外申请国际专利的那种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