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书阁中又生事 (第2/6页)
了。 在文坛之中,到底还是要拿出作品来说话的,不少人混迹文坛,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会雅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自家写的东西无法受人传唱,再如何也混不出个名堂来。 而这首横空出世的《对酒》诗却获得了极好的声誉和极大的传唱度,这就是李秘的成绩了。 大明朝可不如唐宋,科举制度成熟之后,朝廷也是重文章而轻诗词,主要还是考验八股文,诗词在科举上占的分量非常非常少。 科举考试已经成为了文人士子登堂入室的唯一捷径,所以并没有太多出众的诗词大家。 那些个诗词了得的,通常在朝堂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建树,比如唐伯虎之类的人物,便是如此了。 也正是因为大环境如此,所以难得出现一首传世佳作,才会流传得如此火热。 再者,大明朝中后期虽然出现了不少农民起义之类的内乱,但并没有太大的战争,世道还算太平,官场腐朽,权贵浪荡,社会风气萎靡不振,文风上自然也就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而李秘这首《对酒》却写出了沙场豪情,更是难能可贵,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继戚继光写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后,唯一能入眼的杰作! 李秘也是没想到,自己当初为了应对王士肃而抄来的一手诗,今日能够成为缓解窘迫的引子,也是低估了大明文坛这些个文人们的情怀。 无论如何说,有了《对酒》,文人们对李秘的态度也不同了起来,不过李秘和甄宓等人到底有些格格不入,也就没人敢来叨扰。 李秘也见识了传说中的虎丘诗会的魅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