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棺_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 (第2/6页)

说是“国运昌则楼运盛”,然而单单是明清时代,黄鹤楼就被毁了十几次,又重修了十几次,到了光绪年间,最后一座修建起来的黄鹤楼已经只剩下楼顶的黄铜盖子而已了。

    这些年黄鹤楼也经常变换位置,每次重修都几乎没有依照原址,到了新中国时代,修建长江大桥时占用了黄鹤楼原址,新楼只能另选地方。

    所以后世人所见的黄鹤楼,早已不是黄鹤楼,虽然照着清朝蓝本来仿造,但清朝的蓝本原就不是正宗。

    李秘此时看到的黄鹤楼,其实也是经过重建或者修葺过后的,因为嘉靖年间楚王府经常走水,而黄鹤楼也是多灾多难,楼被烧残不说,里头的孤本真迹更是被烧得十不存一,真真让人遗憾。

    不过李秘可不是真的要过来旅游观赏,前番也说过,李秘之所以要登山观楼,是因为这是东吴大帝孙权黄武年间建立的,又是以军事目的为主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是高观山的山巅,站在这黄鹤楼上,整个王府乃至于王城的布局都尽收眼底!

    所以面相王城的那一面已经封锁起来,寻常游客上山,只能呆在另一边,不得绕到东南面来,否则就有窥视王府之嫌了!

    当初甄宓逃走之时,李秘就怀疑她逃到了山上来,只是当时没有时间理会,她把康纯侠的烂摊子丢给了李秘,当时李秘急于应付,又人手不足,还要顾忌楚王等等因素,也就没有上山来搜捕。

    梁铜承和少年剑师虽然潜伏在匠房,但匠人到底是低等下作人,王府许多机密都接触不到,想要藏匿在王府之中,也不是如鱼入海河,既然他们能藏匿,估摸着也得了甄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