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19 (第48/61页)
喜欢向钟老头请教一些问题,他也相当乐意地教他。大奇常说:“钟老师,您老是我们学校的‘扫地僧’啊。”钟老头说道:“你当传媒学院是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啊,哈哈哈!”大奇笑道:“您老人家是不问世事,天天躲在这图书馆看书,和那个‘扫地僧’天天在少林寺的‘藏经阁’扫地一样的潇洒。”钟老头叹口气说道:“小童啊,不是我愿意呆在这,是因为年纪大了。”大奇问他:“钟老师,您为什么不带研究生呢?您的功力如此深厚,却甘愿在这坐冷板凳?”钟老头笑道:“小童啊,按理我也应该去带几个学生。校长也经常劝我带带年轻的老师。可是,不是我说别人长短,现在的大学里有正儿八经搞学问的人吗?呵呵,天知道啊!也许有吧,但是我老头子确实没遇见过。你别看那些个所谓的正高、副高或是博士之类的老师们头衔那么大。他们真正有多少水平,他们自己清楚。我在三个大学里任教过,其中就包括滨海师大的中文系。以前,滨师大中文系算是全国有名的,可现在的那些年轻教授真是不敢恭维啊。名牌大学也是一样。我在十年前去复旦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时感觉还好吧。可是五年前,我最后一次代表学校去很多名校参加研讨会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了。如果说中国真的发生了大变化,应该就是这几年吧。总感觉人非常的浮躁。”大奇说道:“钟老师,时代不一样了嘛。现在又进入所谓的信息社会,人人都往电脑前一座,好像人人都是专家。哈哈,人能不浮躁吗?”钟老头笑道:“网络的传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更为深层的原因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搞学问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耐不住寂寞的人,本搞不好学问。现在的校园里的老师们有些几乎和学生一样的浮躁,呵呵,他们能教好学生吗?所以,我老头子情愿在这特藏室里安静地看看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