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郑芝龙必须死 (第2/6页)
,舟山和四明山寨都被清兵攻陷。鲁王走避厦门,于永历八年降诏徵召五十五岁的朱之瑜。不过因朱之瑜东西飘泊,住处不定,玺书辗转两年后才到他手中。朱之瑜接到诏书,想立即转赴思明返回舟山,但苦无交通工具,困于安南。只得先回复鲁王一封信,陈述他历年海外经营、筹资觅饷的苦心。 急于早日回国尽忠报效的朱之瑜,终于在永历十一年等来了日本船,准备乘舟渡海归国。不料在二月遭安南供役之难,被羁五十余日。 安南权臣郑柞知道朱之瑜是大明有名学者,便留住他,拜他官爵,迫他行臣子跪拜礼,朱之瑜直立不肯跪。差官举杖画一“拜”字于沙上,朱之瑜乃借其杖加一个“不”字于“拜”字之上。郑柞大怒,当着朱之瑜的面,杀了许多人威吓他,朱之瑜始终没有屈节,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 郑柞见状,只得放过朱之瑜。随后未过多久,安南遭到太平军的远征军攻击,安南军队屡战屡败,最终和太平军签订丧权辱国的《海阳条约》。 条约规定安南方面必须释放被囚的明朝官民,当时远征军都督赵自强一心只想救出公主一行,并不知道朱之瑜就在安南。安南方面却以为明军是要他们释放所有被囚明朝官绅,所以将朱之瑜也给放了。 被释放的朱之瑜因为没有官身,太平军方面也不知道他的存在,所以并未对其加以重视。朱之瑜也因为对太平军不知底细,一心只想去金厦相助鲁王,所以也没有选择去广东,而是搭乘了一艘商船前往金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