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国 (第2/7页)
识汉字、读汉书、说汉话、过汉节、穿汉衣,改汉名,只要做到了这六个条件,周士相便承认他们是汉人,并将原各土司管辖地区改土归流,大力宣传炎黄子孙这一概念。对于归化积极的新汉人更是给予褒奖,对于那些为太平军出过力的原土司,也是不吝官爵封赏。 只要愿意接受汉化,那他就是汉人,子子孙孙都是汉人。反之,那就严厉镇压,彻底消灭,这就是周士相的民族观。 这个民族观和过往以血缘划分是否为汉族大大不同,但此举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具体到军中,那些无比忠诚,以汉人为傲的满、蒙、苗、壮、土等原各族官兵就是最好的证据。 汉族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民族,拥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将那些被土司欺压的各族百姓解放出来,吸收进汉族,是周士相对各地官府的基本要求。以先进融合落后,而非以落后取代先进。以汉族为主体,吸纳各地百姓,不再区分民族,从此皆是汉人。 而为了整合力量消灭满清,周士相重用的是军队体系的将领,哪怕那些文官,也被军队所左右。从前的军部、齐王府到现在的大都督府,无一不是以高度集权的方式代替从前的文官制度,军队的意志和发出的声音俨然就是整个定武朝廷的声音。这,显然就是军国主义。 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结合,不是法西斯是什么? 太平军的利益就是整个大明朝的利益,那么,一切以军队为先,必然会让军队产生法西斯主义的萌芽。 法西斯到底是对还是错,周士相不好评价,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个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切为了本民族! 但历史告诉周士相,法西斯主义是一头恶兽,它的出现会让一个国家产生天翻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