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浩然 (第4/21页)
且一看笔迹,就知道是礼记学宫司业茅小冬的亲笔。 儒家子弟嘛,求学的态度,其实很重要。 至于治学成就的高低,或是科举制艺的成绩,确实还是要讲一讲那祖师爷是否赏饭吃。 韩老夫子问了身边的文庙教主,董老夫子笑道:“问题不大,我看可行。” 韩老夫子又问了问门外坐着的经生熹平,后者答道:“鸳鸯渚那边,李槐心思澄澈,很不容易。” 那就这么定了。 李槐是板上钉钉的书院贤人了。 这种事情,还不至于劳驾礼圣在内的那三位主位圣人吧?再说了,那老秀才,本就是李槐的文脉祖师,护犊子这一门大道,文圣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十五境大修士。 这会儿刚刚乘坐渡船去往鹦鹉洲的李槐,肯定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位书院贤人了。 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嘛。 小小鹦鹉洲,人头攒动,人满为患。因为这边包袱斋的老祖师,亲自开了个包袱斋,当然不比寻常,以至于连皑皑洲财神爷的媳妇,都带着个个身份显赫的闺中好友,联袂现身,大驾光临鹦鹉洲,有她在,那就不是花钱,而是撒钱了。 渡口当地的渡船,十分简陋,因为只需要往来于四处渡口,用不着太 大修士要串门访友,要么御风远游,要么自有渡船。 一行人站在栏杆旁边,远眺脚下山河,唯有那座文庙,云遮雾绕。 相信没有任何一位飞升境,胆敢施展掌观山河,窥探那处的山水。 李宝瓶轻声问道:“小师叔在想事情?” 陈平安笑道:“小师叔在鳌头山那边,已经得手了,这会儿正站在大街上,准备跟人对骂。” 家乡小镇那边,只要是个稍有慧根的孩子,在这件事上,本事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