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七章 五至高,四仙剑,一白也 (第11/25页)
丝毫不奇怪了。 不谈那几座牵连众多龙脉、山峰的山水阵法,光是那来历不明、用途难测的二百仙蜕悬棺在崖,就是一种莫大震慑。 只说那摘星台外边三座高低不一的云海,便各有讲究,各有一尊某种意义上属于大道显化而生的雨师,雷将,电君,分别负责坐镇云海其一。 这就是一座山巅仙府,苦心经营数千年的深厚底蕴。 历史上龙虎山声势最为鼎盛时,有那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此外犹有浩然天下六洲五十国,其中囊括了中土神洲的十大王朝,纷纷耗费巨大财力,都要在此建造道院、道庵,宣扬道法,将国内最拔尖的修道种子送入此山修行。 所以那个时候的龙虎山,不但有“天下道都”的美誉,还在名义上主领三山符箓,掌管天下道教。 符箓丹鼎不分家,反正都在龙虎山。 香火道脉悠长,绵延八千年。 论摩崖石刻和题咏碑碣之多,不计其数,龙虎山只输穗山。 论家底,比起自家关门弟子的那座落魄山,龙虎山确实暂时还是要略胜一筹。 问题上龙虎山藏着这么多不太用得着的好东西,借也借不来,搬也搬不走啊。说到底,还是串门次数太少,积攒下来的香火情不够。 也就是亏得左右不在身边,不然先生肯定有话要说,老秀才有道理要讲。当学生没话说,顶好顶好,可是怎么当的师兄? 一个心湖涟漪,龙虎山大天师问道:“看够了没?” 老秀才哈哈大笑,一步跨到摘星台的台阶地步,见着了那十条雪白狐尾铺地的绝美画卷,哎呦喂一声,高声大呼道:“炼真姑娘,愈发俊俏了,美不胜收,龙虎山十景哪里够,这般雪压摘星阁的人间美景,是龙虎山第十一景才对,不对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