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六章 山中何所有 (第13/17页)
手负后,踱步离去。 北风吹瘴疠,南风多死声。此生困坎壈,忧患真吾师。 少不解事老又懒,治学得一或十遗。水陆冰冱天冻云,一见梅花便眼清。 老秀才诗兴大发,只觉得好诗好诗,就算白也老弟在此,也要强忍住拍案叫绝的冲动吧。 人云亦云楼所在的巷子那边,李希圣身边跟着书童崔赐,一同游历大骊京城。 李希圣之前从中土神洲返回北俱芦洲后,在那个藩属小国继续书斋治学,一位老夫子突然登门拜访,之后李希圣南下途中,刚好碰到了一位少年道士和一位老观主。 其实这场重逢,对李希圣来说,略显尴尬。 那位东海观道观的老观主就很乐呵。 如今这个浩然儒生的李希圣,与师尊道祖再次相见,到底是道门稽首,还是儒家揖礼? 结果李希圣先与道祖打了个稽首,再后退一步,作揖行礼。 之后李希圣就带着崔赐赶来京城,主要是先前此地动静太大,李希圣远在北俱芦洲,都心生感应。 大骊铁骑,所向披靡。 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小巷门口,刘袈见那气度不俗的儒衫男子,站在了小巷外边,然后挪步向小巷这边走来。 老修士立即看了眼弟子。 少年以眼神作答,干嘛。 老修士见他不开窍,只得以心声问道:“该不该拦?” 赵端明心声道:“反正我不认识他。” “确定?不再看看?” “师父,真不认识。” “文庙陪祀圣贤的挂像那么多,你小子再好好想想,拿出一点天水赵氏子弟该有的眼力。” “师父你烦不烦啊,我真不认识他,半点不眼熟!” “端明,你发个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