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二章 仗剑飞升 (第11/19页)
五松先生,白也的仙剑太白一截剑尖,佩剑夜游…… 裴钱看着沉思不语的师父,轻声问道:“有麻烦?” 陈平安回过神,摇头笑道:“恰恰相反,解决了师父心中的一个不小疑惑,这条渡船的运转方式,已经有些端倪了。” 原本陈平安其实已经被条目城的一团乱麻,覆盖掉了先前的某个设想。 如今愈发笃定,这艘夜航船的关键,终究还是夜中高谈阔论的士子,尤其是另外那位同船游历、舟中伸腿的僧人。 以及谁都不会太多去想的那位撑船人! 陈平安重新翻开那本虬髯客赠送的册子,缓缓思量起来。 夜航船上总计十二城,其中还有上四城,那么应该就会有中四城和下四城了。 条目城除了城主李十郎,还有副城主。其余城池,应该大抵如此,会设置正副。 一个君王无数的垂拱城,其中就有骊山北麓的那个清凉避暑地,就藏着与那副卷轴牵扯的下个机缘。“松烟督护”龙宾所在的鸡犬城,则隐藏着关于《广陵止息谱》的机缘线索。 在名家铺子,那位与白玉京三掌教陆沉有过一场“濠梁之辩”的年轻掌柜,竟然还会提议用一枚濠梁养剑葫,来帮助陈平安开辟新城。这就意味渡船上的城池数目,极有可能不是个定数,不然以一换一的可能性,太小,因为会背离这条夜航船收集天下学问的根本宗旨。再加上邵宝卷的只言片语,尤其是与那挑担僧人和卖饼老妪的那桩缘法,又透露出几分天时地利的大道规矩,渡船上的绝大多数活神仙,言语行事踪迹,好像会周而复始,渡船当地人士当中,只剩下一小撮人,例如这座条目城的封君,虬髯客,兵器铺子的五松先生,是例外。 但如此一来,这一小撮人,就显得更加身在山水文字牢笼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