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一章 少侠遇见大侠 (第4/23页)
这座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为自家山河,多造就出一位正统神祇,反过来反哺国运、稳固气运。 这就叫太平盛世之气象,肯定会被文武百官恭贺,举国同庆,皇帝往往会龙颜大悦,大赦牢狱,因为注定会在史书上被誉为中兴之主、英明之君。 只是这种山下的风光行径,一贯被山上修士讥笑为“百姓棺材添一层,皇帝龙椅加木头”,嗤之以鼻。 至于为何各国境内,经常会是yin祠林立、屡禁不绝的处境,真是朝廷孱弱,无力根除? 其实很大程度上,其中许多朝廷默认的yin祠,是得不到儒家书院的承认,无法请出一位君子的金口一开,各国朝廷对于这类香火鼎盛的yin祠,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朝廷,还会背着书院,暗中资助yin祠源源不断的神仙钱,偷偷怂恿地方上的文人sao客,带头去烧香,以便当地百姓跟风而至,蜂拥相随。 铁券河亦有一位正统河神,正是先前那位来去匆匆的卑微老者。 数百年来这位金身供奉在积香庙的河神,一直是紫阳府的牵线傀儡,紫阳府下五境修士的历练之一,往往都是这位被同僚笑话为“死道友不死贫道,贫道帮你捡腰包”的铁券河神,派遣河水精怪去送死,那些可怜喽啰,几乎等于伸长脖子给那些练气士雏儿砍杀而已,运气好的,才能逃过一劫。一来二去,铁券河自然孕育而出的精怪,便不够看了,就得这位河神自己掏钱增加水运精华,碰上收成不好的年份,还得携带礼物登门拜访,求着紫阳府的神仙老爷们,往河里砸下些神仙钱,增补水运灵气,加速水鬼、精怪的生长,免得耽搁了紫阳府内门弟子的历练。 听上去很跌价,差不多可以被说成是苟延残喘了,实则不知道多少黄庭国江河神祇,对此艳羡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