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七百八十章 可规可矩谓之国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章 可规可矩谓之国士 (第14/23页)

锋,如实答道:“当年第一次在书上看到这桩佛门公案,其实也不知那位僧人为何要答‘不知道’。后来与一位崖间僧人询问过后,才知道答案。”

    既然是密行,旁人听此问,如何能够回答?当然是不知道。

    书上将道理说破了,好像很简单。只可惜人生各有症结,太难知道一个自己不知道了。

    吴霜降又接连问:“如何是无缝塔,如何是塔中人?如何是打葛藤去也,如何是只履西归意?如何夺境又如何夺人?为何老僧蓦一喝,独有僧人惊倒,便是所谓俊家子了?为何要歌马驹?为何要低声低声,为何又要掩口不言?为何要捏拳竖指,棒喝交驰?如何是同时别?如何是本来面目?为何竖杖有定乱剑,放杖就无白泽图?且作么生人剑活人刀,怎么参?为何把断要津第一句,是官不容针,车马私通?何谓三玄三要?如何坐断天下老和尚舌头?如何是向上事?!”

    陈平安叹了口气,还是如实答道:“书上都有记载,我如果只是背诵照搬,这些问题,我能说出三百余个答案。”

    远游路上,读书不停,光是一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陈平安就一一记住,汇集整理了将近百余个答案。

    比如一百个典故,可能有人知道了九十个,都不敢说自己知道。可有人只知道三两个,就已经觉得自己都知道了。

    但是世事有趣所在,就在于知道典故多寡,其实根本不重要,甚至道理多寡,亦非关键,反而在于能否真正嚼烂三两个道理。

    这大概就是为何夜航船会有一座无用城了。

    吴霜降最后笑问道:“那么如何是落魄境?如何是落魄家风?身在自家山中,你这总该晓得吧?”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答道:“先赤脚走路。同时缝补草鞋,自己穿鞋,也愿意送给路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