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同是百姓却两重天 (第5/7页)
妻子木然地抬头看着,又有一堆火燃烧起来,似乎给她带来了一些生气,她咬着牙,慢慢站了起来。 此时,马车碾压着积雪,行驶了过来,在路旁停了下来。 “快上车,是来拉你们去安置点的。”车老板打了个响鞭,高声叫道:“安置点已经准备好了热汤热饭,正等着你们呢!” 几个难民停下了脚步,又是惊喜,又愕然,又有些难以置信。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车老板有些不耐,再次提高声音,说道:“愣着干啥,已经有人到了安置点,才知道你们这批人在路上艰难。快点,不上车的话,俺去拉别人啦!” 高嘉亮赶忙拉着妻子向马车走去,嘴上还赶忙大声说道:“多谢官爷。女人还有孩子,实在是走不动了,能先上车吗?俺还能走一走。” “一起上来吧,这马车要跑好几趟呢!”车老板把马车掉头,又招呼着不远处的难民,“三四辆马车呢,来回要接几次,你们走不动的话,等着就成。” 高嘉亮扶着妻子,抱着女儿,上了马车。虽然只是简单的遮雪的棚,却让三人感到了温暖。 马车的型制挺特殊,至少高嘉亮等难民是没有见过的。长车厢有四个车轮,两排座椅,竟能装上七八个人。 当然,拉车的马匹也不是一匹,而是两匹。 马鞭一甩,车轮轱辘作响,压得积雪吱呀吱呀作响,向着前方奔驰而去。 四轮马车在辽南并不算稀罕东西,加装了转向装置,有的还有减震。自然是富裕的官员之家才能用得起,比如毛文龙和郭大靖。….但普通的四轮马车以载货数量大的特点,在辽南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内地,与难民安置点配套制造的,则以载人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