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五百零二章 形势愈好,加三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二章 形势愈好,加三公 (第2/7页)

两人已经来到城下,通过门洞,进到城内。

    这一圈巡视下来,陈有善对于盖州的情况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除了军屯的田地,还有很多待开发的,足够承载数万,甚至更多百姓的耕种。

    而光复的辽东土地,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基本无主,都能划为官地。百姓认领田地耕种,却没有所有权。一旦弃耕,官府便能收回。

    说白了,官府便是最大的地主,百姓都是租种的佃户。这是从长远考虑的政策,避免将来土地兼并所形成的痼疾难除。

    官府作为地主,赋税就是租金,且是相对固定的,不是很沉重的负担。要知道,如果是私人地主的话,当时国内最高的地租能达到收获的五六成。

    而且,官府也会推出稳定民心的政策,那就是百姓享有永租权,不必担心田地被强制收回。

    把陈有善送回住处,郭大靖回到指挥部,写了书信,并让手下开始收拾打包,准备迁回营口。

    对于民政,郭大靖只是偶尔提些建议,已经不太插手。专心于军务,平辽是头等大事,他必须集中全部的精力。

    框架已经搭建起来,民政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思维和规划在进行管理。既然行之有效,也就不用太担心朝令夕改。

    大明疆域万里,郭大靖顾及不到,但辽东之地是他率领东江军打下来的,作为试点又有何不可?

    什么朝廷,什么皇帝,别想再乱伸手,把辽东搞乱。国内的乱象,已经证明旧的管理模式是失败的,且是难以修复的。

    “大帅,军情部刚刚送到的。”亲兵入内禀报,呈上情报。

    郭大靖接过打开,一目十行地迅速阅看一遍,不由得微抿嘴角,露出澹澹的微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