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皇帝_第354章 被诅咒的柴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被诅咒的柴荣 (第2/6页)



    也就是说,一石粮食,能价值八十贯到九十贯铜钱。

    几乎相当于四斤铜钱,换一斤粮食,这个数字是非常非常骇人听闻的!

    在战乱的年月,什么都可能发生。

    而经过大唐君臣的努力,在《新唐书·魏征传》中记载:于是帝即位四年,米斗三钱。

    没错,是三钱。

    《食货志》中重复了这个数字:贞观初,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

    《资治通鉴·唐纪》中也强调: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岁天下大稔,米斗不过三四钱。

    贞观四年是个分界线,这一年,经过李二的休养生息政策,天下大治,再加风调雨顺,米价降至最低点。不仅在唐朝,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米价最低的时候。从贞观元年的米价千钱到贞观四年的三五钱,不过三四年时间。

    与刚刚结束战乱时期相比,米价跌了三千倍!

    整整三千倍!

    当然了,米价低,是因为老百姓努力耕田,亩产高,丰收了,天下不愁吃的,固然值得高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米价过低,甚至会摧毁一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封建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如果经营不善,或者遇到天灾人祸,往往就会破产。

    打个比方,如果粮价一石是五百文,一家人卖十石粮食,能换回来五贯钱,而粮价下降到五十文,十石粮食只能换五百文。

    假如遇到了需要花钱的大事情,哪个对农民有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