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衣冠南渡和江山北望 (第4/5页)
明,如何不知你是一心谋国。奈何有些事情做得,有些事情做不得。”徐铉起身,负手而立,“江南世家根深蒂固,断然不能学中原,如果同样清丈田亩,立刻就会天下大乱,为了安抚士人之心,陛下不得不忍痛处置老兄,你可千万不要怨恨陛下。”韩熙载吸了口气,他听出来了,徐铉这是带着上命来的!“徐兄,我怎么敢埋怨天子,只不过不清丈田亩,哪来的财赋可以供应国库开支啊?我实在是忧心这个!”徐铉点头,“我也有此担心,不过天子睿智,已经想出了绝妙的办法。”“计将安出?”“是这样的,以江南为例,自古以来,就盛产丝绸,安史之乱以后,路上丝路断绝,海上商船往来,越发绵密。在江南,一匹丝绸不过几贯钱,若是运到大食、波斯等地,就值十几贯,几十贯!陛下说了,一亩桑田的产出,是一亩农田的两倍。如果多种桑树,多产丝绸,必然能够增加国库收入,弥补亏空。这就是穷则思变的道理!”“那农田都种了桑树,老百姓吃什么?”“从外面想办法!”徐铉道:“天子已经准备对荆湖用兵,只要能吞了荆湖,再沿江而上,攻入巴蜀,粮食就不缺了!”韩熙载眉头紧皱,对这个天才的想法,他没有半点欣慰,相反,只剩下强烈的怀疑,能行得通吗?要攻打荆湖,攻打巴蜀,大周几十万雄兵,会坐视不理吗?以江南的兵力,能有必胜的把握吗?而且就算像李弘冀设想的这样,顺利把这些地方拿下来,有了粮食,那粮价怎么办?桑田比农田产出多,可老百姓不能吃桑叶活着,还是要粮食,若粮食提高两倍,甚至更多,老百姓岂不是吃大亏了!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