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3章 第一巨贪 (第4/6页)
定了方略,他不玩劣币了,而是以优质的良币,收购巴蜀低价的物产,而且李谷还发现,巴蜀因为缺少货币,造成利息居高不下。 在开封,由于铲除了大相国寺,又强力压制利息,使得大周的年利普遍在一成五左右,甚至更低。 可是在巴蜀呢,月利也有一成之多,而且民间的典当行普遍采用“九出十三归”的方式。 以十贯钱为例,人借贷十贯钱,只能拿到九贯,月利一贯,三月之后,利息是三贯钱,本息加起来,却是十三贯钱! 假如三个月之后,还不起,利滚利,驴打滚儿,利息能涨到天上去。 许多老百姓明知是火坑,但是迫于无奈,也不得不借。而借了钱之后,多半又没法承受重利盘剥,只能盼着老天爷能劈了那些放贷的人,因此又有个名字,叫“雷公轰”。 这种情况大周曾经也有过,柴荣为此不惜灭佛,增加货币供给,又是推行均田,分给老百姓田产,还有没日没夜,从倭国等地弄到金银,填补缺口。 在多方努力之下,总算把利息给压下去了,中原也恢复了生机。 李谷参与了所有政务,心里当然清楚怎么回事。他把铸币结余的铜钱拿出来,送去巴蜀放贷……当然了,他人生地不熟,靠着自己是不行的。 李谷就把主意打到了费缜的身上,他把自己的心腹派去费缜身边当账房,渐渐引诱费缜上当。 利用这位国丈的力量,先是走私蜀锦,接着就开始放贷。 这个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