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第8/9页)
只。猪肚船的载重量,超过六百石(大约60吨),足足是海盗船的两倍还多! 护卫队的损失,也基本统计出来了,总共有二十四人战死,三十多人负伤。烈士当中,包括一名队正(杨俊杰)。一名队副,五个伙长,四个伍长。在战死者当中,军官刚好占了一半。负伤的人员当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军官。这充分说明,在最危险的时候,军官总是冲在最前面的。 战斗结束以后,浮山所的父老乡亲,闻讯纷纷赶到,庆祝这前所未有的胜利。 鞑子的尸体很快被清理出来,一字排开,给乡亲们参观压惊。护卫队一口气消灭了二百名的鞑子,还有二三百的二鞑子,足够让每个浮山所的军户,都感觉非同凡响。这样的战绩,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简直无法相信。杨凯德等人在辽东前线数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辉煌的战果。 事实上,明军和后金军的战斗,能够斩首的数量,的确不多。即使是宁锦大捷,真正的斩首数量,也只有两三百级。可见,要消灭一个鞑子,是多么的困难。如果将明军的人员损失,和鞑子的人员损失互相对照,比例超过一百比一。从萨尔浒战役开始,明军在辽东,最少损失了数十万,而鞑子的损失,也就是数千,肯定不到一万。 “真的是鞑子……” 陈国喜等人仔细的辨认着鞑子的首级。 为了防止前线部队杀良冒功,明朝廷设置有专门的辨尸官,专门辨认鞑子的首级。他们将根据首级的头皮、脸型、下巴、牙齿、耳朵等部位的细节,去定这个首级是不是鞑子的。久而久之,前线的许多战士,也学会了辨认技术。其中,陈国喜老人的辨认技术,就是比较出色的。 毫无疑问,这些躺在沙滩上,又或者是躺在毛家屯里面的尸体,有大半都是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