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大家尽情的围观鞑子!不收门票! (第6/7页)
的打算。 “怎么回事?” “难道?张准不是来攻城的?” 卢星行越发的满腹的疑惑。 既然不是来攻城的,那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想来想去,最终,卢星行认定,张准是想讨要赏钱。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个鞑子的首级,价值五十两白银,接近两百个鞑子的首级,那就是上万两的银子。大概张准是看在这笔银钱的份上,才会将鞑子的首级送过来。否则,以他“反贼”的身份,是根本不可能领取到这笔赏钱的。 “原来如此。” “倒是老夫多虑了。” 危险退散,卢星行又开始拿捏起来了。 原来是张准要求于自己……这就好办了。 也是,张准是个叛乱的军户,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他就算有天大的功绩,都洗脱不了叛军的身份。卫所系统显然是不会承认他的千户职务的,都司系统根本不会帮他领取赏钱。只有通过布政司系统,他才能拿到这笔赏钱。好吧,说实在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两百个鞑子的首级,的确是大功一件,就算是山东巡抚,也是相当眼红的。 眼下,北面的鞑子,闹得正欢。几十万的明军,都龟缩在大大小小的城内,不敢出城应战,任凭鞑子四散抢掠,一心盼望鞑子尽快抢够人口和物资,然后早点离开。相信此时此刻,北京城内的皇帝陛下一定非常的憋屈。从登基的那天开始,皇帝陛下就心比天高,决心要重振大明朝,力挽狂澜,定下万年基业。年号崇祯,不是没有来由的。崇祯,重振,只要是稍微读过书的,都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 事实上,皇帝陛下的确是有雄心壮志的,刚刚登基不久,就成功的剪除了魏阉,声望达到了顶点。各级官员纷纷上书,认为皇帝陛下是一代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