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鞑子也杀向鳌山城! (第2/7页)
。鳌山城的人口越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越多,自己的实力,就越强。 形势的发展速度之快,让张准相当的满意。短短几天的时间,他就在鳌山城完全的站稳了脚跟。巡逻队建立起来了,田地也分下去了,十口水井的进度,也令人满意。到这个时刻,无论是任何的敌人,想要拿回鳌山城,都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张准带着护卫队撤出,当地的军户,也会为了他们的利益,和敌人拼命的。 奇怪的是,鳌山城的敌人,还没有到来。登州府的战兵,依然在莱阳的附近,和闻香教纠缠。李成栋的莱州战兵,依然龟缩在昌邑、潍县一带,距离鳌山城十万八千里。孙之獬的地方团练,更是连影子都见不到,大概还没有组建起来。组建团练是要钱的,孙之獬大概是没钱了。莱州湾盐场的盐卖不出去,孙之獬看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活该! 后世的人,往往以为,团练是清朝才有的。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就是借助团练出人头地的。其实,唐朝以后,各朝都有团练的说法,并不是清朝才有的。明朝的团练,是按察使和兵备道的管辖范围。一个知府,是没有能力亲自cao作这件事的。否则,有拥兵自重的危险。 但是,现在天下大乱,各地的按察使和兵备道,根本忙不过来,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去办什么团练。所以,尽管有这样的制度,大明朝却没有几个团练兵。登莱巡抚杨文岳,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让孙之獬组织一千的团练兵,加入到镇压张准的大军。至于钱粮什么的,自然是孙之獬自己解决了。 登州战兵迟迟不到,的确有些古怪。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闻香教会主动和官兵干上。从第三者的角度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