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319章 杀向江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杀向江阴 (第6/7页)

巡检司都会扣押两三艘不懂得规矩的商船。商船的主人,得知了门道以后,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自然会乖乖的送上孝敬。因此,自从巡检司成立以后,还没有失手过。

    但是,对于巡检司为什么要扣留沈凌菲的三七,那些幸存的巡丁,却是一无所知。对于苏州沈家,他们是知道的。以前,沈家的船经过,他们都是自动放行的。唯独这一次,是上头的直接命令,要求拦截沈凌菲的船。带队的人是崔建石,或许他知道内情。可惜被张准打死了。

    这个问题,还要到江阴去找答案。

    航行了大半天的时间以后,福海和宁海两艘船,终于慢慢的靠近了江阴。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就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朝,江阴就已经相当的出名。诸如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更有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

    崇祯自杀以后,清军南下,屠戮江南,江阴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可见,江阴人的血性。

    不过,此刻的江阴,在张准的眼内,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无论多好的地方,有巡检司这样的衙门在,都要发臭了。他到来不是欣赏江阴人的,而是来找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