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 飞龙炮!飞龙在天! (第2/7页)
而言,六门炮完全是不入流啊!而且,口径也相差太多。总的来说,口径太小了。 明军普遍使用的佛郎机火炮,口径也就是小碗大,折算过来,就是60毫米左右。60毫米的口径,使用的又是黑火药,怎么说都不给力。当然,佛郎机也有口径在120毫米的,但是,这样的佛郎机,重量已经接近两千斤了。 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口径也就是一个海碗大小(从110到130毫米不等)。这么重的火炮,架在苍山船上,实在是太危险了。暂时来说,张准还不需要红衣大炮。当然,红衣大炮的技术,也不能完全不管。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衣大炮逐渐成为主流。提前开始研发,未雨绸缪,总是有好处的。 从装药的角度来说,佛郎机是后膛炮,红衣大炮是前膛炮,两种火炮各有利弊,无法具体说哪个绝对好,哪个绝对差,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言。海战,追求的是长射程,红衣大炮显然胜出一筹。不过,张准现在还没有战船可以架设红衣大炮,只能是重点考虑佛郎机火炮了。 孙勤恺提起自己的专业技术,倒是一点都不木讷。和刚才的麻木、茫然相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孙勤恺是有深厚功底的。怎么说,他也是徐光启的弟子,跟随徐光启学习了十八年的铸炮技术。他有理论知识,还有实际经验,甚至还有实战经验。他头头是道的解说了铸炮的各个关键要素,最后说道:“我们先将样品铸造出来,然后再结合苍山船进行试验,逐项改进。” 张准点头说道:“很好!现在,我们确定一下火炮的基本规格。” 周石文和孙勤恺都凝神细听。 张准要推行的,乃是标准化的生产。 明军的火器,种类太多,口径太复杂,光是火铳,就有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